首页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政治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7: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难点】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电影片段《流浪地球》:“太阳、地球运动规律”,由大自然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引出社会发展也是有规律的。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话题。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也是唯物的;人们在自然观上很容易坚持唯物主义寻找到规律,但是在历史观上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寻找不到规律,从而导入新课,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运动都是有规律的,并且板书《社会发展的规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教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由阅读教材,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同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社会存在是指构成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个体、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等;社会意识是指大群体特有的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态度和信念的总和。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生态、宇航及日常生活等观点。

2.二者的关系

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案例一《计划生育政策变迁》: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学生在观看案例的时候思考我国生育政策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变化,时间3分钟。

学生观看后回答,教师总结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方法论上面要求我们从社会存在出发想问题、办事情。

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案例二: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古时候,人们面对天体运动总是会出现一些惶恐,每当日食发生的时候,人们总会联想到不吉利的事件会发生,于是惶惶不可终日;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是天体运动的正常表现,之所以会发生日食现象是由于太阳、月亮、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之上,于是人们走出家门欣赏这一美景。学生同桌间为单位讨论:针对同一事件人们之所以会有不同表现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思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阅读课本P89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容,归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教师过渡:我们把握了社会现象的本质,并不等于解开了社会历史之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上述基本观点认识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那么,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教师用多媒体分别出示原始社会之下刀耕火种,封建社会铁犁牛耕,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大机械化生产的图片,以及在分别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关系。前后四名同学为基础讨论5分钟二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可以看出,在生产方式内部存在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者的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板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教师过渡:要把握对社会整体面貌的变化发展,仅仅了解作为社会本质的生产方式的运动变化是不够的,不全面的。为此,还须进一步揭示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怎样决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即揭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那么,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呢?二者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阅读课本第89页—90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从书上可以知道,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

接着教师让学生以政治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上层建筑建构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反作用,那么是否上层建筑越超越经济基础越好?

教师总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超越或者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水平都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同时板书。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实现途径

学生阅读课本第91页马克思的致信虚框材料,思考: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得出: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从社会形态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依次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教师总结: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案例三:曾有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刘邦当年起义时,有白蟒蛇拒不让路,并说:“你斩我的头,我就闹你的头;你斩我的尾,我就闹你的尾。”刘邦大怒,举剑将白蟒蛇拦腰斩断。这条蟒蛇后来转世来到人间,就是王莽。“莽”和“蟒”同音。王莽果然闹了汉朝的中间,建立了一个15年的新朝———王莽新朝,使400多年的汉朝分为两段——西汉和东汉。你认同上这种说法吗?怎样才能解开“斯芬克斯”之谜?

学生政治小组讨论5分钟后回答。

教师指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结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作业:了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修改的背景?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章:

压力山大?这10句话能让你心情变好11-20

幸亏我爱笑,生活才没那么糟糕11-20

晚安问候语 你很努力才走到这里、你很棒,辛苦了11-20

经典句子精美头像文案:小事问脑,大事问心11-20

那些看起来特别透彻的清醒文案 在中国人眼里不结婚是错 离婚是错11-20

本周金句:真正的爱超越生命的长度11-20

文案丨“超级治愈的宝藏文案”11-20

抖音走心语录,很潮很流行,写得太好了!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