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五首爱情经典诗词:比一比谁更深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10:46:15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

凤栖梧

唐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情感的挚真《蝶恋花·凤栖梧》创作背景

柳永,北宋时期的词人,被誉为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漂泊与追寻。在生活的曲折中,他找寻着情感的寄托,用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内心深处的世界。

柳永的创作往往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凤栖梧》这首词,便是他在某个春天,伫立高楼之上,望着远方天际,感受着细细的风和心中的愁绪时写下的。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都透露出他对离愁别绪的深刻理解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而《凤栖梧》的创作动机,更是与柳永个人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他或许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与孤独,或许是为了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才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词作。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将他内心的坚贞与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情感的挚真《蝶恋花·凤栖梧》诗词鉴赏

首句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

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词人在这里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拟把疏狂图一醉,】这里描绘了一个想要逃避现实,用放纵和醉酒来麻痹自己的形象。这种“疏狂”和“图一醉”的方式,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失望。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暂时忘却自己的痛苦和烦恼。

而后,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诗人试图通过高歌和欢笑来寻找快乐,但这种强制的快乐却毫无滋味。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知道这种短暂的快乐并不能真正解决他的问题,但他又找不到更好的出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此句以衣带的逐渐宽松来象征因为爱情而日渐消瘦的身体,即使如此,诗人也从未有过一丝后悔。这也表明他对爱情的坚定和执着,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所爱之人,诗人愿意承受一切,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容貌。

【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里的“伊”指的是诗人所爱的人,为了这个人,诗人愿意变得憔悴和疲惫。这揭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深投入和无私奉献,他愿意为了爱情付出所有,哪怕是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爱情让诗人变得无比坚定和执着,愿意为了所爱之人付出一切。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中深深的一面,那就是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至此,作者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结尾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道破全词:诗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诗意赏析

在柳永的《蝶恋花·凤栖梧》中,我们首先被引入了一片深情而迷离的景象。词人的情感犹如细密的春风,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让人无法忽视。他伫立在高楼之上,面对着无尽的愁思,这些愁思仿佛与天际的暗色融为一体,无法割舍。夕阳的余晖斜照下来,映照在朦胧的草色上,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然而,谁能真正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呢?他默默地依靠着栏杆,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词人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为了心上人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坚定和执著。他试图通过饮酒来排遣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打算以一场狂醉来暂时忘却痛苦。然而,即使在这样放纵的时刻,他仍然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无味”。从“拟把”到“无味”,词人的笔触变得影影绰绰、扑朔迷离。这种情感的波折和回荡,如同一首催人泪下的悲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直到最后一句词人才终于道出了自己所有痛苦和挣扎的根源——“相思”。这种深情和坚持,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波三折,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这也正是柳永作为大词人所展现出的非凡才华和深厚情感。这样的词句,不仅令人感动,更让人对词人的才华和境界赞叹不已。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2

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

唐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寄梦思情《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创作背景

张泌的《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闪烁着深情的光芒。此诗不仅是张泌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与情人别离后,借诗歌传达相思之情的寄怀之作。

张泌,唐朝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见长。在这首《寄人》中,他更是将自己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怨,融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之中,使得全诗充满了深情与苦怨。

或许是张泌与情人因种种原因被迫分离,他只能在梦中与情人相见。梦中的情景是如此真切,仿佛又回到了当初与情人相聚的时光,梦醒后的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让他不得不面对与情人分离的现实。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张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相思之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寄梦思情《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诗词鉴赏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像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

【别梦依依到谢家,】这里的“别梦”指的是离别之后的梦境,而“谢家”则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深爱过的人或者某个特殊的地方。诗人在梦中依然依依不舍地回到这个地方,这表明他对过去的情感和记忆有着深深的怀念和留恋。

“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人是再也找不到了,作者问: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

【小廊回合曲阑斜,】这句诗描绘了谢家的景象,小廊回环曲折,阑干斜倚。这种景象可能是诗人在现实中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也可能是他在梦中回忆起来的。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个景象都触发了诗人深深的怀旧之情,让他不禁陷入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之中。

此句意境深远而悠长,它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和怀旧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希望。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也让人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美好时光和人与事。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多情只有春庭月,】“多情”指的是春庭月对离人的关怀和陪伴,而“春庭月”则象征着离别时的孤独和寂寞。在离别之际,春庭月成为了离人唯一的伴侣,它默默地照耀着离人,仿佛在安慰他们的心灵。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也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相聚时光。

【犹为离人照落花,】这里的“落花”象征着离别时的悲伤和失落,而“照落花”则表达了春庭月对离人的关怀和陪伴。在离别之际,春庭月依然照耀着凋零的落花,仿佛在告诉离人,即使生命短暂而无常,也依然有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怀念。

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
  在这首诗中,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想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意赏析

离别后,诗人一次又一次在梦中依依不舍地来到谢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回廊阑干下的温馨与安宁。然而醒来,四周却只剩寂静,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庭前的春月,似乎比往常更加多情,它静静地临照着落花,仿佛在陪伴着我这离别之人,共度这寂寞长夜。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梦回谢家的深情场景。梦境中的重逢,让诗人暂时忘却了离别的痛苦,仿佛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梦境再美,终究要醒来,醒来后的失落与惆怅更是难以言表。

诗人巧妙地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将多情的明月与离人的心境相互映衬。明月本无情,但在诗人笔下,它却变得如此多情,似乎能够理解离人的苦楚,默默地陪伴着诗人度过这漫长的夜晚。而落花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然逝去,只留下无尽的思念和惋惜。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3

鹊桥仙·纤云弄巧

唐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穿越时空的爱情:《鹊桥仙·纤云弄巧》创作背景

秦观,字少游,北宋时期的文坛璀璨之星,尤以词作扬名于世。他的词作情感深沉,笔触细腻,犹如涓涓细流,深入人心。在众多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中,《鹊桥仙·纤云弄巧》堪称其巅峰之作。

秦观的生平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人生经历不仅为秦观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他的词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些情感元素交织在一起,

《鹊桥仙》是秦观为其深爱的夫人徐文美而作。徐文美不仅是秦观的伴侣,更是他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在这首词中,秦观可能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来隐喻自己与徐文美之间那份坚贞不渝、超越时空的爱情。秦观将那些美好的相遇,化作词中的柔情蜜意。通过回忆和创作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将那些遥远的情感和记忆,化作词中的深沉与哀婉。

这些典故反映了秦观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经历和创作背景。但无论其背后的故事如何,这首《鹊桥仙》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成为了后人传颂不已的佳作。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穿越时空的爱情:《鹊桥仙·纤云弄巧》诗词鉴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在七夕的背景下,将古老的牛郎织女传说与词人的深情巧妙结合,展现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美好爱情故事。“纤云弄巧”轻轻拉开了七夕夜的序幕,轻柔的云彩在天空中变换着形状,仿佛是织女精巧手艺的预示。而“飞星传恨”则暗喻了牛郎织女相思之苦,星星点点的光芒在夜空中飞速穿梭,如同传递着他们彼此间的思念与怨恨。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

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里用“金风玉露”形容牛郎织女相会的珍贵时刻,他们的相遇虽然短暂,但却胜过了人间无数的平凡相遇。这体现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崇高赞美。

“金风玉露”化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句,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牛郎织女的柔情似水般深长,他们的佳期如梦般美好却又短暂。分别时,他们不忍心回头看鹊桥归路,因为那意味着再次的分离。这种深情和无奈被诗人描绘得淋漓尽致。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像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全词的高潮部分,也是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如果两个人的感情是真挚而长久的,那么他们并不需要在乎是否能够朝朝暮暮地在一起。这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爱情观念,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秦观在词中认为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绝句漫兴·隔户杨柳弱袅袅

唐 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创作背景

杜甫生活在唐代中后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种社会背景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诗歌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杜甫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草堂是杜甫在成都的寓所,也是他创作的重要场所之一。这段时期,杜甫的生活相对稳定,但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美好事物被摧毁的深深痛惜。

创作时并没有特定的主题或目的。然而,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来看,杜甫可能是在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批判。具体到《绝句漫兴·隔户杨柳弱袅袅》这首诗,杜甫可能是看到窗外柔弱的杨柳在狂风中摇曳,联想到自己和社会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同样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从而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无奈。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诗意赏析

杜甫的这首绝句,通过对杨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美学思考和社会批判。杨柳的柔美与少女的青春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然而,这幅画面并非只是单纯的自然美景或人物肖像,而是蕴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在诗中,杨柳的遭遇成为了美好事物被摧残的象征。无论是自然界的杨柳还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它们都面临着被无情现实打击和破坏的风险。诗人通过杨柳的形象,表达了对这种命运的深深同情和无奈之感。同时,他也借此寄寓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此外,诗人在表达这种情感时,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情感表达也更加深刻。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诗人的思想情感得以更加深刻地传达给读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诗歌鉴赏

《绝句漫兴九首》是唐代文豪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创作的诗歌,题名为“漫兴”,寓意着诗人兴之所至,随手拈来的创作情态。这组绝句内容丰富,触角广泛,从自然风物的细腻观察到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无不透露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其中第九首,以杨柳为吟咏对象,通过对杨柳柔美姿态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其在狂风中遭受摧残的悲惨境遇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无情摧毁的深深痛惜。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杨柳的同情和无奈,更寄寓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杜甫身处乱世,饱经沧桑,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感受他那颗忧国忧民、赤诚火热的心。

【隔户杨柳弱袅袅】这里的“隔户”暗示了诗人与杨柳之间的一段距离,而“弱袅袅”则形象地描绘出杨柳枝条轻柔、纤细、摇曳生姿的景象。杨柳的这种柔弱美丽,给人一种轻盈、优雅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中最具生命力的存在之一。

【恰似十五女儿腰】这里的比喻非常巧妙,将杨柳的枝条比作十五岁少女的腰肢。十五岁正是青春年少、身姿婀娜的时候,少女的腰肢纤细、柔软,与杨柳的枝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青春和美丽的独特魅力。

【谓谁朝来不作意】是谁早上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或是没有特意去注意。而狂风挽断最长条】是描述了突然间的狂风将杨柳最长的枝条吹断的场景。这里的“最长条”可能是指杨柳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美的枝条,它的断落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震撼和悲伤。大自然的无情,即使是美丽而优雅的杨柳,也难以抵挡狂风的摧残。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5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创作背景

李商隐,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以其深情绵邈、意象独特的诗歌而著称。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疑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且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仅与李商隐个人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也深受当时社会背景的熏陶和影响。

李商隐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文人墨客多遭压抑。他本人也是仕途坎坷,爱情失意,这些经历都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借助“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一情感主线,将个人遭遇与社会现实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中“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描绘,既是对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也寄寓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比喻,则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他对爱情、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李商隐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朝的衰落、文人的困境、个人的失意,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反映了李商隐个人的情感历程和人生感悟,也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风貌和气息。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诗词鉴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此句中的“难”字重复出现,如同诗人内心的叹息,无法与心爱之人相见的痛苦与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凉氛围。而“东风无力百花残”则进一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暮春时节的衰败景象与诗人的心境巧妙地融为一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联以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精神。春蚕只有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停止吐丝,而蜡烛也只有烧成灰烬时蜡泪才会流干。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两句则从对方的角度着笔,通过想象对方晨起梳妆时的愁容和夜晚吟诗时的孤寂与寒冷,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云鬓改”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不再,使得这份爱情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却又无法挽回。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蓬山为喻,表达了与心爱之人相隔不远但又难以相见的痛苦。而青鸟则作为传递消息的使者,殷勤地为诗人打探对方的消息。这里的“无多路”和“殷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又寄托了对未来的一线希望。

红罗箸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名句解读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语浅情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这句诗所表达的深刻情感不仅仅是情人之间的离愁别恨,更可以引申为人生中的聚散离合,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被诗人巧妙地浓缩在这七个字中。在全诗中,这句诗起到了开篇点题、奠定基调的作用,为后文所展开的丰富情感铺垫了基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中的比喻手法生动而贴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蜡泪才能滴干。这里的“丝”与“思”谐音,寓意着思念之情如同春蚕吐丝,至死方休。而“蜡炬成灰泪始干”则形象地描绘了相思之泪如同蜡泪,只有在生命燃尽的那一刻才能停止。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坚贞爱情令人动容,它们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誓言和承诺,更是对生命中所有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坚守。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感表达,使得这句诗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词结语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此诗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其深情绵邈的情感表达,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相见之难与别离之苦刻画得淋漓尽致。其次是诗歌的音韵之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押韵等手法,使诗歌在诵读时婉转动听,回味无穷。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它的影响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即使在现代也依然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相关文章:

压力山大?这10句话能让你心情变好11-20

幸亏我爱笑,生活才没那么糟糕11-20

晚安问候语 你很努力才走到这里、你很棒,辛苦了11-20

经典句子精美头像文案:小事问脑,大事问心11-20

那些看起来特别透彻的清醒文案 在中国人眼里不结婚是错 离婚是错11-20

本周金句:真正的爱超越生命的长度11-20

文案丨“超级治愈的宝藏文案”11-20

抖音走心语录,很潮很流行,写得太好了!11-20